瑪麗推腦幹測試 成功捐器官
發布時間: 2016/06/03 08:30
病人被證實腦死亡才可進行器官移植,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首推先導計劃,去年起與內科合作,為瀕臨腦死亡病人提升護理服務及進行腦幹測試。計劃已找出10名病人進行腦幹測試,其中3人成功捐出器官。
瑪麗醫院成人深切治療部副顧問醫生蔡雅穎表示,去年初推出「腦幹死亡病人深切治療外展服務先導計劃」,針對嚴重腦受創、嚴重中風或腦出血、未必適合手術治療,以及復康機會微的病人,為他們提供合適的護理、臨床環境及進行腦幹測試。
計劃由深切治療部與內科合作,先經內科轉介病人,深切治療部會留意他們的血壓、電解質等,提供24小時護理,包括評估病人的維生指數、血液,首72小時是關鍵支援時間。
待病人情況穩定,可進行腦幹死亡測試。腦幹測試有7大項目,包括以棉花刺激眼球、凍水灌耳,並由兩名最少有6年經驗及腦神經科或深切治療部的醫生分開時間進行測試,當第2名醫生亦發現病人全無反應,就是病人的死亡時間。
試行計劃推出1年,蔡指出,共10名病人經內科轉介,平均年齡是54歲,男女各半,全部都是腦幹死亡,有3人捐出肝、腎、肺;她指,深切治療部主要負責由病人轉介至進行腦幹測試為止,而器官移植方面則交由內科醫生,並取決於病人及親屬的意願。
負責計劃的深切治療部醫生約10人,並培訓44名護士;她解釋,1名內科病房的護士可能要照顧10名病人,但計劃可為病人提供一對一護理服務,亦減輕前綫同事的壓力。
蔡續稱,對比以往未有計劃時,內科病人情況反覆,會以藥物調節,但並非理想的治療方法,亦會因病人的血壓、體溫浮動的影響下,未分辨到他是否腦幹死亡已經離世。至於計劃會否常規化,她表示,計劃是全港首創,有待社會反應,並會視乎人手資源能否配合。
撰文 : 陳嘉欣 經濟日報記者